在職讀國外碩士必看,這8個認證細節沒人告訴你
一同事找我吐槽,"花了15萬讀了個西班牙MBA,結果單位不認這個文憑!"這事兒真不是個例。今天咱們就嘮嘮在職讀海外碩士的門道,特別是那個要命的學歷認證環節。
先說個硬核數據,2023年留學服務中心共收到12.6萬份認證申請,其中有17%的申請栽在了材料不全上。特別是咱們在職讀的非全碩士,這三個認證雷區千萬要注意,
1. 前置學歷要連貫
去年有個哥們報讀法國高商的EMBA,專升本學歷沒做認證直接被拒。記住,大?!究啤T士這條鏈子必須完整,特別是自考本科的,提前三個月做前置學歷認證最穩妥。
2. 成績單翻譯有講究
別隨便找個翻譯公司就完事。像西班牙的官碩課程,成績單必須蓋院校騎縫章,俄語區國家還要公證處雙認證。去年某中介圖省事漏了這步,害得客戶白讀兩年。
3. 網課記錄要留痕
疫情期間很多項目轉線上,但2024年起留服要求必須提供完整的課程登錄記錄。建議每周截個圖存網盤,別像去年那個英國MBA學員,系統升級后記錄全沒,差點認證失敗。
說到院校選擇,這幾類學校最穩當,
有中國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備案的
課程設置里有30%以上面授的
畢業要寫論文做答辯的(哪怕是在線答辯)
像東南亞某校的MPA項目,就因全程網課+不用答辯,去年認證通過率暴跌到43%
費用方面別光看學費。西班牙某校的MEM項目標價12萬,但加上認證費、材料公證、往返機票,實際要掏18萬左右。反倒是俄羅斯的MPAcc項目,8萬全包價還送認證指導,性價比更高。
學姐提醒,今年開始,留服新增了課程比對環節。特別是EMBA這類管理課程,會抽查你的課程大綱是否與國內同專業匹配。去年有個意大利MBA項目就栽在這兒,課程里缺少戰略管理模塊直接被判不合格。
要是你現在正糾結選校,記住這個口訣,"查名單、看課表、問學長、留證據"。實在拿不準,直接打留服咨詢電話(010-62677800),比問中介靠譜多了。
國外碩士學歷認證被拒的三大坑
很多留學生辛辛苦苦讀完碩士回國,結果卡在學歷認證這一步,實在憋屈。其實大部分被拒的情況,都是栽在了這三個常見問題上。今天就給大家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,看完能省不少冤枉錢和時間。
第一坑,學校壓根不在教育部名單里
很多人以為只要是國外大學就能認證,結果材料遞上去直接被駁回。比如去年有個朋友讀了東南亞某私立大學的MBA,花了大幾十萬,對了發現學校壓根不在教育部認可名單里。
這里有個誤區要注意,不是所有能發學位證的外國學校都受認可!建議辦認證前先上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,搜最新版《國外學歷學位認證院校名單》,輸入學校英文名查清楚。千萬別輕信中介說的"包認證",自己動手查最靠譜。
第二坑,材料總在奇怪的地方掉鏈子
最常見的情況是材料不齊全或者不合規。有個典型案例,學生補交材料時用了某寶的翻譯件,結果因為翻譯公司沒資質被拒。還有的因為成績單缺了學分說明,或者護照丟了出入境記錄對不上。
必須準備的材料清單包括,
學位證原件+復印件
完整成績單(帶學分和學時說明)
護照所有出入境頁掃描件
授權聲明親筆簽名
別忘了,疫情期間上網課的同學,記得讓學校開具官方網課證明,說明是因為不可抗力調整授課方式。
第三坑,學習方式踩了紅線
現在有些所謂的"碩士項目"其實暗藏雷區。比如有機構推廣的"寒暑假集中授課碩士",表面上說是正規項目,結果認證時被發現實際授課時間不足,直接被判定為非全日制學習。
另外要特別注意這兩種情況,
1. 全程遠程教育(疫情期間特殊情況除外)
2. 聯合辦學項目無備案
去年就有學生讀了某歐洲大學和國內機構合辦的項目,結果中方機構沒在教育部備案,導致整個學歷不被承認。
對了給大家支個實用招,每年1月和7月登錄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官網,查看最新認證政策。比如去年突然強調的出入境時間計算方式,很多沒及時關注的人就吃了虧。遇到特殊情況,建議直接打留服中心電話咨詢,比找中介更靠譜。
學歷認證這事說難不難,關鍵是要把細節做到位。提前避開這三個大坑,準備好材料,按流程走,基本都能順利通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