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等學力申碩別上當攻略,這三點不搞懂千萬別報名
"同等學力申碩到底難不難?值不值得報?"作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點大實話。先給結論,只要搞明白這三個關鍵點,零基礎也能輕松拿證!
第一關,報名條件要門兒清
很多人以為有本科畢業證就能報名,其實這里面大有講究。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,①本科畢業滿3年(從拿到畢業證到申碩考試當天)②有學士學位證。去年我同事一同事就是吃了這個虧,他自考本科沒拿學位證,結果白交了課程班學費。我強調一點,醫學類、藝術類等專業還有額外要求,報考前一定要打電話問學校招生辦。
第二關,考試內容要抓重點
考試就考兩門,外語(75%人選英語)+專業課綜合。英語難度大概相當于大學四級,但全是選擇題!重點復習詞匯量和閱讀理解,作文都不用寫。專業課考試內容都來自課程班教材,老師上課會劃重點。偷偷告訴你,很多學校會給歷年真題,考前突擊背答案效果立竿見影。
第三關,時間規劃要夠聰明
從報名課程班到拿證,全程需要2.5年左右。建議這樣安排時間,前半年集中上網課(很多學校支持回放),中間1年準備統考,說一千,道一萬半年寫論文。特別適合工作忙的人,每天抽1小時刷題足夠。有個銀行工作的朋友,每天利用午休時間背單詞,說一千,道一萬英語考了78分。
現在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通過率。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,2023年同等學力申碩全國平均通過率68%,985院校普遍在55%左右。看起來不高?其實棄考率占了三成!只要堅持走進考場,你就已經贏了大部分人。我認識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招生老師說過,"我們不怕學生基礎差,就怕報了名不來考試。"
學姐提醒兩個坑,①不要相信"“抱過”"機構,正規院校都要參加全國統考;②論文答辯要找導師多溝通,提前三個月開始準備。去年有個考生論文改了8稿才通過,但導師說只要態度認真,沒有卡人的道理。
同等學力申碩和在職研究生有什么區別?
很多想提升學歷的上班族,都會糾結同等學力申碩和在職研究生到底選哪個。這倆名字聽起來差不多,實際差別可大了!今天就掰開了揉碎了跟你聊明白,保證看完不迷糊。
一、入學門檻,一個“寬進嚴出”,一個“嚴進寬出”
同等學力申碩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用考試就能入學。只要你有本科學歷+學位證滿三年,直接交錢就能進高校的研修班上課。不過別高興太早——想拿碩士學位證,必須通過全國統考(外語+專業課綜合),論文答辯也得過關。
在職研究生現在主要指非全日制研究生,和考研流程完全一樣。每年10月報名,12月參加全國統考,過線后還要復試。熱門專業的分數線不比全日制低,比如教育類、管理類,經常要考到350分以上才有戲。
二、上課方式,靈活度差不少
同等學力申碩的課程安排特別照顧上班族。很多高校開設有,
周末線下班(周六日上課)
網絡直播課(晚上或周末)
寒暑假集中班
實在沒時間還能看錄播,考勤要求相對寬松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課就嚴格多了。雖然也是周末或節假日上課,但必須本人到校,出勤率不夠直接影響畢業。部分高校還要求每學期住校1-2周做集中授課。
三、證書含金量,紅章不一樣
這里要重點注意!同等學力申碩畢業后只有碩士學位證單證,學信網可查。雖然國家承認,但有些單位評職稱、考編制時只認學歷證+學位證雙證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拿的是學歷證+學位證雙證,證書上會注明“非全日制”字樣。2017年之后,教育部明確規定非全與全日制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,公務員考試、事業單位招聘都認可。
四、花費成本,差距能買輛車
同等學力申碩整體花費在3-8萬之間。像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學專業收費4.2萬,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經濟學5.7萬,這個價格還包含統考輔導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貴多了。普通專業3-5萬/年,MBA、MPA這類管理類專業更夸張——清華MBA學費36.8萬,北大光華39.8萬,抵得上一輛寶馬3系。
五、適合人群,對號入座別選錯
選同等學力申碩,只要碩士學位證評職稱、升職用;工作太忙沒時間備考;預算有限;單純想學知識
選非全日制研究生,需要研究生學歷考公考編;單位明確要求雙證;有毅力能堅持備考;未來打算讀博深造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大實話,要是單位不卡學歷證,同等學力性價比更高;但要是想換工作、考公考編,咬牙也得沖非全日制。千萬別聽機構忽悠,結合自身情況選最實在!